首页 > 教科处 > 科研资讯


内容分析法案例: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运用与发展

作者:科研处   来源:二技教育网   时间:2020-12-24   预览次数:16284

教育研究范式主要指教育研究团体在分析与解决教育问题时所沿用的一套公认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及操作规则,它是上位于教育研究方 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和教育研究自身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础,是决定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四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大会上,促使教育研究范式再次进入我国学者视野并逐渐被关注和重视。而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范式运用情况,探索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虽然之前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教育领域的专业杂志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过实证分析,但大多聚焦于研究内容等,对研究方法关注不多,更少有人关注研究范式这一问题。

故本文在对教育研究范式种类明确划分的基础上,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聚焦我国教育领域核心期刊载文范式运用现状,以此希望对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研究范式有所启示,从而提高我国教育研究的科学水平、开创教育研究的新局面。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7年度CSSCI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学五个分类别排名靠前的期刊,结合创刊时间及研究的可行性,最终确定《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为样本期刊,其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以其20年已发表的所有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剔除编者的话、书评、会议综述、会议通知、个人访谈记录等文章后,得到有效文献数量20187篇。而本文就是在明晰了教育研究范式种类划分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期刊载文所运用的范式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全面地了解目前我国不同教育研究领 域范式的使用情况,借此探析我国教育研究范式 的发展趋势。

表1  教育不同领域样本期刊在 1998~2018 年间载文情况

图片


(二)分析框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不同学者对教育研究范式的分类不同,将其归类发现主要有三种情况:两分法,三分法和行动研究单列式。其中,陆根书(2016)、袁振国(2017)等人把教育研究范式分为实证与思辨两大范式的二分法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徐辉(2004)、唐涌(2015)等人把教育研究范式分为定量、质性、混合三种;高耀 明、范围(2010)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分为思辨研究、质性研究、定量研究三类,同时又将每类研究方法细分为四种研究方法;马勇军(2011)、王洪才(2013)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教育研究范式的一类。参考以上我国学者对教育研究范式分类与界定,形成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即教育研究主要存在三种典型的研究范式:思辨范式、实证范式和行动范式。但若一篇文章表现出多种研究范式的特征,就可以称为交叉范式。其中实证范式又可以根据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分为三种亚范式: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各研究范式的定义及具体类别见表2。基于以上这种分析框架,形成内容分析量表, 并经过评分员信度法的检验与改进,依据表2对各类研究范式的界定,对国内五本教育核心期刊近20年来所有学术文章(去除会议通知、书评等)进行逐篇人工分析,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表2  教育研究范式的定义及具体类别

图片

二、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运用现状

(一)教育研究范式整体状况 

在样本文献中,思辨研究范式使用最为频繁;其次是实证研究范式,其中,量化研究占比最大,质性研究次之,最后是混合;行动研究占比相对较小;在所有样本中,多种教育研究范式交叉使用的文章数量最小(见表3)。在这方面,国内外存在明显的差异。有学者统计了2013~2015三年间国外四本教育期刊发表的573篇文章发现,思辨类文章约占11.5%,实证类文章约占88.5%;在三种亚范式刊载上,量化研究占比45.0% ,质性占32.1%,混合占11.4%。

表3  整体研究范式频次分布表

图片

(二)教育研究范式发展趋势 

近 20 年来各范式发文量变化(见图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教育领域范式发展趋势。近20年来,思辨类文章发文量虽上下波动,但始终占据范式主流地位。实证范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2016年达到高峰,这可能与第一、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大会的召开有关,推动了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实证范式下三种亚范式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三种范式均呈增长态势,其中量化研究发文量最多,增长幅度最大,其次是质性,混合研究相对而言使用较少,这可能与三种亚范式的演进历程有关:实证研究最早是以量化研究的形式兴起并逐渐精细化,随后质性研究日益进入教育研究领域,而混合研究则是作为近年来刚兴起的一种研究范式进入我国学者视野中。除此之外,行动研究范式和多种范式交叉使用的文章数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

图片

图1   近 20 年教育研究范式使用变化情况


图片

图2  近 20 年实证范式下三种亚范式使用变化情况


(三)样本期刊研究范式使用情况 

在各样本期刊中,思辨范式发文量均居于首位,其次是实证范式,相比较而言,行动范式和交叉范式发文量少。在各期刊中,《教育研究》除思辨范式外,量化研究使用突出;《高等教育研究》实证范式运用比较强势,尤其是质性研究;《开放教育研究》对量化和交叉范式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在行动范式方面,《中国电化教育》比较热衷教育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也在该范式上有一定的使用倾向性(见表4)。由此表明,各期刊对教育研究范式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也与期刊办刊理念有密切联系。


表4  样本期刊范式使用情况

image.png



(四)论文一作教育研究范式使用情况 

表5表明,一作发文量在25篇以上的有11位,这些作者大多以思辨研究为主。除此之外,刘献君、潘懋元和廖哲勋对于多种范式的交叉使用也体现出一定的兴趣;王佑镁和廖哲勋则在行动研究范式上有所突破;田正平是唯一一位实证和思辨范式使用比重相当的学者,而且质性研究是其比较倾向的实证研究范式;除此之外,王佑镁侧重于用量化研究方式处理教育问题。综合以上而言,我国学者范式使用较为稳定和一致,但也不排斥其他范式。


表5  发文量超过 25 篇的一作范式使用情况

image.png



(五)不同机构研究范式使用情况 

在我国教育领域,高校是发文主阵地,思辨研究范式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科研单位,发文量仅次于高校,其范式使用较为多元,且量化范式发文较多;基础教育人员发文量相对较少,但在行动范式使用上相较其他范式有一定的优势。为了更深入了解同一机构范式变化情况,笔者分析了发文量最多的“北京师范大学”近20年的范式使用情况,发现其与教育领域整体范式变化情况大致相同,只是实证范式发展速度更快一些。除此之外,我国教育领域多作者合作频繁,其合作方式可以分为同单位和跨单位合作两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同单位合作。在跨单位合作中,由高校参与的研究占据教育研究的绝大部分,其中高校与科研单位合作优势明显,与基础教学单位的合作在行动范式上作用更加突出,其中高校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教学单位则提供实践舞台。

(六)不同地区研究范式使用情况 

在样本文献中,发文量超过500篇的地区主要有北京、湖北、广东、吉林、湖南。在该五省(市)中,思辨范式使用高居首位,但其实证范式所占比例(18.21%)比全国整体比例(17.46%)要高。这说明,越是研究活跃的地区,实证研究发展越是迅猛。跨省合作是教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 在跨省合作的文章中,思辨范式占据较大份额;其次是实证范式,其比例(29%)也高于全国比例。这可能与实证范式更需要合作有关。同各地区三种亚范式的使用情况一样,合作文章中量化使用最多,质性和混合次之;行动和交叉范式使用较少。除此之外,跨国合作也受到关注,108篇文章中实证和思辨类文章数量相当,各50篇,行动类5篇, 交叉类3篇。这可能与国外对实证范式的重视程度和使用习惯有较大关系,而且国内外合作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研究范式的国际化发展。

(七)不同研究范式基金支持情况 

在我国教育领域,国家级课题对各范式的支持力度较强;其次是省级课题、教育部课题;最后是其他课题。总体来看,仍是思辨范式获得的资助最大;实证范式也占据不小的份额,尤其是国家课题;在行动范式上,省级课题较占优势;在交叉范式上,国家级课题比较突出。而且近30年各范式的基金支持情况总体呈现一种增长的态势,但在不同基金支持下的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速度始终高于同类型的实证研究范式发展速度,这说明我国高水平研究者依旧对思辨研究范式的使用有一定的倾向(见表6)。

(八)研究内容与范式的交叉使用情况 

本文依据所有学术论文的基本属性,将其划分为十个维度。

表6  基金支持下的范式使用情况

image.png

其中,教育基本理论是对教育家思想的阐述以及教育理论问题的探讨等;教师与学生维度侧重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品格养成,师生关系和心理发展状态四方面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维度具体涉及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改革动向和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制度与政策倾向于论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和政策文件的实施;对国外教育的改革动向和先进经验的关注及与我国的对比构成国外研究与借鉴维度;教育历史与发展维度则从历史的角度关注教育问题;教育考试与评价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检测与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则对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等内容进行研究;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际运用构成了第九维度;凡不涉及以上各类的文章均归类于其他子维度。通过统计各维度发文量发现,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各维度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如思辨研究范式仍占据较高比例,尤其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教师与学生维度,实证范式使用突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培养倾向于使用量化范式;在课程与教学维度,行动范式使用频繁,尤其是在实际的教学探索中,质性研究成为我国学者常用的范式;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维度,实证研究范式下的量化研究能够清楚地表达研究目的和内容,这离不开经济领域的研究思维和模式。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行动研究范式显现出一定的兴趣。

三、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展望

(一)继承思辨研究传统,加强思辨研究的深刻性和原创性,提高思辨研究选稿标准 

在我国,思辨研究范式始终处于范式发展的主流地位。思辨研究促使研究者通过深度思考来发现教育规律,指导教学实践,对于把握教育研究方向有重要意义。但要切实加强教育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水平,就要促使研究者在理论深刻性和研 究原创性上有所突破,加强对研究者理论基础和思辨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教育期刊也要对思辨类文章的选稿标准更加明确,在观点明确、立场鲜明,引经据典、或立或驳,讲究逻辑自恰,理性色彩浓厚的思辨类文章上有所侧重,从而加强期刊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继续加强实证研究范式支持,加大期刊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的选稿比例,重视方法的规范使用 

实证研究范式发展迅猛,加强了我国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进了我国范式的转型。实证范式下三种亚范式也发挥着各自不可忽视的作用:量化研究客观地反映教育规律,为预测和解释服务;质性研究倾向于在现实情境中对教育现象做整体探讨;混合研究则实现了量化和质性的有机融合。但在实际发展中,三种亚范式始终处于一种不平衡的境地:量化研究一头独大,质性和混合研究受到冷落。这为我国实证研究范式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建议:倡导三种亚范式并重发展,在期刊方面鼓励加大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的选稿比例;加强研究者范式规范化培训,提高研究者对实证研究范式的感知力度,在实证研究范式方法的精细设计和分析工具的运用方面下功夫;同时,鼓励国内外学者合作研究,提升我国教育研究的科学水平。 

(三)倡导行动研究,鼓励一线从教人员从事研究,呼吁期刊专门开设行动研究专栏 

行动研究范式有一套自己的研究特点和操作步骤,它在凸显教育研究的应用性、实践性、本土性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无可替代。但这种独特却未能促使它在教育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位,该类文章很少能刊登在教育权威期刊中。这就要求一线 从教人员加强实践研究意识和能力,有条件时可与高校科研人员加强合作研究,做到理论提升、资源补充,共同为提高我国教育实践研究的影响力贡献力量;同时期刊也应拓宽范式渠道,专门开设行动研究专栏为国内相关学者提供发文空间,实现载文范式的多样化。(马勇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